永康市淘寶村增至124個 列全國第二
發布時間:2019-08-16 點擊量:41592次
近日
從永康市商務局獲悉
阿里研究院近日公布了
2019年淘寶村、鎮名單
截至6月底,
阿里研究院在全國發現了
1118個淘寶鎮、4310個淘寶村,
其中,永康市
以13個淘寶鎮、124個淘寶村
名列全國淘寶村集群榜單第二名
在前倉鎮大陳村,23歲的創業青年黃瑞將自己擅長的皮革手藝發揮得淋漓盡致,并通過網店的營銷模式,慢慢地積淀了產品的文化品味和品牌優勢,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。“從‘美麗鄉村’到‘美麗經濟’,在村里創業的年輕人利用自身熟悉現代網絡技術的優勢,將線下的生意搬到網上,生意愈加紅火。”大陳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偉說。
今年,永康市積極采取措施,進一步完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電商從業人員運營能力,加快實現業態模式轉型,融入“大數據”等現代化手段,打造“淘寶村”升級版。
淘寶村數量從去年的75個快速增加到124個,依托發展的五金產業,形成玩具、休閑用品、杯、五金工具等多元化的電商集群。
同時,隨著“淘寶村”業態模式的逐步升級,對產業發展的拉動力逐漸增強,帶動周邊的一些村落及企業融入產業鏈,通過以點帶線,軸線結合,連片開發的方式,打造具有永康特色的“中國淘寶村”產業集群。另外,市商務局積極落實國家消費扶貧相關要求,以“電商促消費”等方式,將“淘寶村”建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,取得了實效。
近年來,永康市積極倡導發展特色產業體系,支持工業生產和產品智能化,促使產品品牌化、標準化,培育網紅品牌,創響一批“土字號”“鄉字號”特色產品品牌,打造農村電商產業帶,推進產業鏈大數據建設,利用實時大數據分析產品區域性和生產信息,建設行業平臺化服務體系,搭建“新模式”“新物流”“新零售”“新服務”的框架,通過數據反哺供應鏈,幫助引導全市工農業向優品質和高效益管理轉變,實現標準化、品牌化,提升產品附加值。
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平臺大數據,引導農村地區產需銜接。通過開辟“下行”渠道,幫助農村居民豐富購買產品的種類,提高購買產品的質量;通過擴展“上行”渠道,銷售當地特色產品,幫助農民增收致富,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規模,提高農村電商交易總量,用新動能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和農民致富。